割髭岭耕地多为沙地,非常适宜红薯的生长,品色俱佳的红薯是制作粉条的好材料 红薯经过粉碎、过箩、沉淀等多道工序后,定型成淀粉块
和面要“老把式”亲自上阵,加多少水和面,全凭手感判断 “太干了,再加点水!”张群录两个手指按了一下面盆里刚和好的面,给村民胡瑞民提意见。 秋冬之交,漏粉条成了井陉县割髭(zī)岭村村民的头等大事。井陉粉条制作技艺(石家庄市级“非遗”项目)的传承人、全村公认的“老把式”张群录会给全村50多户粉条加工作坊提供“技术指导”。 割髭岭粉条,用传统的酸浆法纯手工制作而成,口感好、筋道、耐煮,人称“煮不烂”。这一传承百年的民间技艺,除了粉碎红薯使用机器外,其他工序全部手工完成。用张群录的话说,“丢了纯手工就没有割髭岭粉条的味道了”。 选料、清洗、过箩、成芡、晾晒、和面、漏粉、抽粉、晒粉……繁杂的工序中,最为关键的和面、漏粉,一般都由“老把式”亲自上阵。和面,须用开水,手的搅动不能停,加多少水,加多少面,全凭手感。 随着加入面量的增多,和面人也由两人逐渐增加到三四人。面的火候恰当时,众人一齐用力把面举起,面就像绸缎似的,由众人指尖滑落盆里。 张群录说,和面的“最高境界”是要做到盆光、面光、手光。 成型的粉条冷却后挂到架子上风干,纯手工粉条口感好、筋道、耐煮,有“煮不烂”的美名
漏粉条使用自制的漏瓢,随着“老把式”有节奏地拍打漏瓢,面条入水定型为粉 和好的面装入漏瓢,伴随着“老把式”对漏瓢有节奏的拍打,均匀的面条下入开水锅中,定型为粉条。 漏瓢上的方孔和圆孔决定漏出的是宽粉还是圆粉。 一旁的助手用长筷子搅动锅中的粉条,只需数秒,即从锅里挑出粉条,做冷却处理,大家配合默契,动作一气呵成。 割髭岭粉条近年已小有名气,2012年正式列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。但是,由于工序复杂,劳动强度大等,真正掌握全套技术的人越来越少。 在张群录的带动下,他的两个儿子干起了粉条加工,但老人仍不甘心,他希望能把自己的手艺传给更多的年轻人,守住祖辈留下来的粉条味道。 (网易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