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益河北官网 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 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详细页
公益组织
河北:精准扶贫,合力攻坚拔穷根
发布时间:2015/11/9 10:36:12

“十二五”期间,随着一个又一个脱贫故事在燕赵大地上演,全省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。2011年到2014年,河北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。2014年,崇礼、肥乡、东光、鸡泽、兴隆、吴桥、广平、孟村、内丘、滦平10个县脱贫出列。今年“确保1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出列、1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”的目标任务进展顺利。

实施精准扶贫,切实解决扶持谁、怎么扶、扶什么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

“户主姓名:高斗。家庭住址:饶阳县大官亭镇王岗村。主要致贫原因:因病致贫。其他致贫原因:缺劳力。项目名称:棚室建设。帮扶单位:唐山市丰润区民政局……”近日,饶阳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焦振凯打开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,全县每个村贫困人口的家庭状况、脱贫措施、帮扶单位、帮扶责任人等信息一目了然。焦振凯告诉记者,他们正在忙建档立卡“回头看”工作,以查漏补缺,核准对象,准确掌握致贫原因,解决好“扶持谁”问题。

精准扶贫,关键是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。2014年以来,河北省按照国家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和程序,开展了贫困村、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。今年,河北省又在非贫困县和非贫困村开展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,实现了全省建档立卡全覆盖。目前,河北省共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2个。其中,列入国家燕山—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22个、片区外国定重点县23个、省定重点县17个。全省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7366个,贫困人口485.5万。

精准识别,更要精准帮扶。河北省对建档立卡确定的贫困人口,区别情况,因户施策,进行针对性扶持。凡符合低保条件的,实行“阳光低保”,做到全覆盖。对扶贫对象,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,坚持走“目标到年度、规划到乡村、扶持到项目、受益到农户、责任到人头”的精准扶贫新路子。完善驻村帮扶制度,逐村安排了驻村工作队,逐户落实了帮扶责任人。

距离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”的“交卷”时间仅剩5年,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。河北省将大力实施“四个一批”扶贫攻坚行动。对全省有劳动能力的100万户、340万贫困人口,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。对需要移民搬迁的10.8万户、32.8万贫困人口,通过移民搬迁安置实现稳定脱贫。对104万户、141万无劳动能力的低保和五保对象,把低保线提高到扶贫线,实现“两线合一”,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。对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的42万户、72万贫困人口,通过整合相关财政资金、医疗救助资金和新农合结余资金等,统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,建立医疗救助机制。

主攻产业扶贫,初步形成县有龙头企业、乡有特色产业、村有合作组织、户有增收项目的新格局

“十二五”以来,河北省把扶贫开发作为战略任务来抓,坚持把脱贫致富作为贫困地区党委政府的主要任期目标,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,初步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、乡有特色产业、村有合作组织、户有增收项目的新格局。

九亩沿原本是涞源县走马驿镇花园村的一座秃山,在造地兴水之后,种上50多万株核桃树,成了国家级万亩核桃示范园、百姓致富的小银行。花园村是河北省开展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。

经过多年扶贫,一些贫困山区盘活了独特资源,反过来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。目前,河北省初步形成了太行山区优质干鲜果品产业带、黑龙港地区“富民大菜篮”、燕山地区食用菌产业集群、坝上地区错季蔬菜等一批扶贫产业片区。

“十二五”以来,河北省富民产业不断壮大。全省贫困县新增林果63万亩、设施瓜菜91.8万亩、食用菌大棚13800个,新增肉鸡存栏1080万只、奶牛存栏4.9万头,直接扶持65.2万个贫困户发展了增收示范项目。

传统主导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,光伏扶贫、旅游扶贫、“互联网+扶贫”等新兴扶贫模式初显成效,成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。在曲阳县东旺乡王家屯村,房顶上新安装的两组太阳能电池板,被村民王成国收拾得锃亮。王成国用屋顶入股,享受并网发电后的分成,每年能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。今年开始,光伏入户将逐步覆盖曲阳166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,并按照每年建成1万户的速度,力争到2017年实现全覆盖。

创新扶贫机制,统筹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生态等多方面资源

每月领1800元工资、每年拿分红、定期收土地流转费,自从参加了村里的长毛兔合作社和林果合作社,涞水县赵各庄镇白涧村56岁的刘兴芹成为了“三金”农民,她和老伴儿今年预计能有2万余元的收入。入股合作社,刘兴芹凭借的是政府给的扶贫资金和自家的土地。在白涧村,像刘兴芹一样的“三金”农民越来越多。

“十二五”以来,河北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完善扶贫攻坚的新机制,构建、推广了股份合作、“互联网+扶贫”、金融扶贫、财政资金放大、土地整理、产权交易抵押、对口帮扶、整村扶贫、生态扶贫、考核奖惩等十项扶贫新机制,以改革破解难题,提高扶贫成效。

除了机制上的创新,更有模式上的完善与突破。河北省统筹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生态等多方面资源,协调推进扶贫开发,探索完善了特色农业扶贫、文化扶贫、旅游扶贫、移民搬迁扶贫、家庭手工业扶贫、新能源扶贫、就业扶贫、科教扶贫、基础设施扶贫、社会扶贫等十项扶贫新模式,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开辟了新路径。

河北省已明确,到2020年,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,所有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,所有贫困县“脱贫摘帽”。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、不愁穿,保障其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和住房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0%以上(即1万元以上),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。


相关链接
·南开区环保局开展危险污染源专项检查完善制度·石家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·河北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扶贫攻坚
·大家文明养宠物 社区将会更和谐·环保厅:工作不到位地方党委政府将被追责·河北美丽乡村:精品村全部要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
·石市公园打响“厕所革命” 裕西公园和世纪公园率先试点·邯郸市今年已淘汰燃煤锅炉逾千台·环保部发布七月重点区域和七十四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
·我省大力加强防治污染类地方标准的制订和修订 ·成安县环保局“六项措施”促减排·石家庄市危管中心四项措施抓学习促干部能力素质提升
·尚义生态旅游做活“特”字文章·涉县环保局加强项目环境管理切实从源头上控制污染·永年县集中行动一天拆除4台燃煤锅炉
·邱县环保局“五字” 规范环境执法受称赞·磁县制订出台《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》·景县环保局开展汛期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
·临西县环保局信访工作“四个确保”,提升整体环境质量·馆陶县环保局六大措施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·新河县环保局突出抓好八个点提升执法水平
·成安县环保局“四措施”加强排污许可证监督管理·宣化区环保分局五措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·渤海环境严重恶化几成死海 每年承受28亿吨污水
·井陉矿区环保局三举措加强环境监管·京津冀协同建充电设施 电动汽车50公里内能充电·省会上游源头水是否污染鱼儿先知
·河北出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计划 化肥农药零增长·揭秘:庄里的“仙气儿”是雾还是霾?·河北下达专项资金30亿元 助力大气污染治理
·石家庄第二季度初步摘掉重污染帽子
留言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评论:
全部评论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广告服务